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脱贫攻坚
提升文化振兴“软”实力,助推乡村振兴“硬”发展
来源:门源县乡村振兴局    时间:2021年12月21日    

提升文化振兴“软”实力,助推乡村振兴“硬”发展

 

注重乡风文明建设,强化文化振兴基础。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学懂弄通做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一是依托广播电视微信公众等媒介平台,采取专题报道、典型曝光、经验推送方式,利用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道德评议会等平台,宣传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移风易俗通过编印宣传教育手册、发放倡议书、入户宣讲等形式,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功能,以“宣传、引导、监督、服务”为基本职责,对存在的陈规陋习早发现、早提醒、早制止,促进群众自治。同时,开展了“廉政文化宣传进家庭”活动,有关部门联合对书店、各旅游景区摊位摊点等场所开展文化执法活动,加强日常监管。二是结合“我们的节日”活动,各乡镇、各部门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了清明节“学党史、祭英烈”、端午节“粽香传情 感念党恩”、中秋月饼大赛等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开展了“清风门源·从家出发”廉政文化宣传进家庭活动,引导干部群众以好家风纯正社风民风。开展回族宴席曲、皮影戏、眉户戏等非遗文化展演“十进”活动70余场次,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在各乡镇开展了门源县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学党史、感党恩、惠民生”演出活动21场次;三是管好农(牧)家书屋,全县109个行政村8个社区共有农(牧)家书屋115个、书籍9.6万余册,各类出版物、报纸、期刊、光盘等均已登记在册、上架,同时强化制度管理,均制定了《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图书借阅制度》等制度,成立了海北州图书馆浩门镇南关清真寺分馆,分馆面积60平方米,配备图书2000余册,积极探索开展对群众有吸引力的活动。四是做好典型推荐评选工作,开展了2018—2020年州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推荐工作和门源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评选工作,共有1个乡镇58个村获得县级文明村镇称号;仙米乡大庄村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泉口镇、苏吉滩乡通过全国文明村镇,复核仙米乡大庄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西滩乡宝积湾村张桂兰家庭通过全国文明家庭复核五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编排了党史学习教育情景党课,以新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牢记初心使命、筑牢红色基因,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进行转发,把党的知识送到党员群众的炕头上,把红色歌曲润进党员群众的心头上,把红色故事传播到田间地头上。六是着力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紧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目标定位,致力于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今年以来全面完成109个村和8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积极构建“实践中心—实践—实践”三级组织体系,推动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合力继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继续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加快建设“一约四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常态化运行开展了厚养薄葬、婚丧嫁娶等革新行动,由村民自治组织主动介入,对红白喜事操办的程序、规模、礼金、宴席等进行全程监督,进一步加大改陋习、树新风宣传教育力度,切实刹住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树立了文明节俭办事的新风尚。

注重文化活动开展,激发文化振兴活力。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发挥乡镇文化站作用,坚持每年“两节”期间开展“四下乡”活动,为老百姓书写春联,赠送知识。加强乡贤文化队伍建设,传承发展眉户戏、回族宴席曲等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新乡贤文化。先后开展了“千名党员齐宣誓”、“门源儿女心向党”文艺汇演等活动,指导拍摄制作的音乐短片《门源各族儿女唱支山歌给党听》,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群众性主题宣教活动,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播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党委(党组)充分运用红色教育资源阵地及廉政教育基地,开展了红色教育系列活动,目前利用县内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300余次,播放红色影视剧1200场次,营造了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互相融合、共同深化升华的浓厚氛围。

注重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文化振兴设施一是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要求,积极搭建全民健身的活动平台,结合建党100周年,组织开展了赛马会、足球赛、篮球赛、锅庄舞大赛、迎新登高、环城长跑等健身活动,并组织参加了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努力营造了全民参与健身的浓厚氛围。二是发挥文化宣传阵地作用,积极创排抗疫文艺作品贤孝《防控围堵措施严》、歌曲《众志成城抗疫情》,结合民俗文化、非遗传承等,集中创排推出舞蹈《撒吾尔登》、回族舞蹈《回乡情》等一批文艺精品。原创歌曲《我在照壁山等你》深受群众喜爱,广为传唱。三是组织开展了门源县首届“民族团结杯”刺绣大赛活动,共征集了8类针法112件刺绣作品,并通过培训,强化技艺提升,并获取了省级专项支持资金10余万元。

注重广泛宣传报道,营造文化振兴氛围。一是精心组织策划了《爱门源》《建党100周年·带你一起读党史》《十九届六中全会》《冬走基层》《巩固脱贫攻坚》《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门源》等专栏,增强了专题宣传的立体呈现。二是依托全媒体宣传矩阵,针对不同受众,按照“精准滴灌”的思路,让宣传报道更接地气、更有人气。截至目前金门源微信公众平台关注人数达55000余人,共推送微信330期2640条。在学习强国平台推送稿件339条,向今日头条发布信息456条,点击量累计突破385万。

注重环境卫生整治,提升文化振兴形象。印发了《2021年度“一治两创”工作效能考核清单》,针对乡镇、环境片区县直机关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县城管理职能部门等的职责,明确了存在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垃圾处理、乱摆摊点、棚户区拆迁垃圾等问题的扣分项,督促各乡镇、各部门始终把文明创建工作抓在手上。结合“一治两创”工作,对县城路灯及线路进行了维修养护,在“金门源”微信平台设立了“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引导群众自觉纠正公共陋习遵守公共道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注重文明实践工作,加强文化振兴支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文明实践所(站)挂牌工作实现全覆盖。组织开展了以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服务群众”为主题的门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暨2021年“四下乡”活动,期间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文化建设等10个志愿服务队授旗,各志愿服务队结合各自特点,开展了文艺演出、惠民政策宣传、乡村振兴、法律维权、科普助农、医疗保健咨询等服务。同时,在重大活动期间,积极开展了“文明门源·志愿先行”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