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2月4日在门源回族自治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来源:    时间:2024年03月06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2424日在门源回族自治县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马晓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庆祝自治县成立70周年的喜庆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融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经济整体回升向好,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社会大局团结稳定,门源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92亿元,同比增长3.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8亿元,同比增长16.6%;完成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725万元,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7.7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66元,同比增长6.5%,其他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省州下达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更高水平。祁连山南麓门源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持续巩固,黄河流域警示片反映问题、全方位“体检”发现问题全部整改,新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11件群众信访件全部办结。深化落实“林(草)长制”“河湖长制”,开展违法违规征占草原专项整治、祁连山国家公园巡护,完成国土绿化8.68万亩,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2%。大通河流域青石嘴—浩门河段水污染治理与生态建设等项目顺利实施,青石嘴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完成全县103个排污口排查溯源检测工作,大通河监测点位断面水质持续保持在Ⅱ类以上,监测结果达标率为100%。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理论实践基地打造,持之以恒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基础进一步夯实,门源的自然环境变得越来越美,绿水青山的颜值越来越高。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56.76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5.4万吨,粮食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大力完善农牧业“八个一”配套基础设施,皇城万只藏羊、苏吉滩万头牦牛和浩门西门塔尔良种繁育养殖基地建成运行,出台促进牛羊出栏奖励办法,牛羊出栏41.47万头(只)。发布“金色门源·富硒善地”区域公用品牌,成功申报沙棘、食用菌等8项农畜产品有机认证,食用菌规模达到370万棒,销售冷水鱼苗260万尾,“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比重和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分别突破20%40%,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国家级认定,门源油菜青稞基地入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面落实助企暖企扶持政策,出台《门源县工业扩规增产行动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县级领导包联企业及“一企一策”帮扶机制,积极为企业争取落实各类专项补贴资金509.84万元,年内培育规上企业1家,中小微企业14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洽谈,成功签约合作项目6项,到位资金3.4亿元。现代产业园孵化基地建成,牛羊肉、青稞、蕨麻、沙棘等特色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正式入驻。隆重庆祝自治县成立70周年,举办首届“青海骢”杯赛马大会、徒步大赛等品牌赛事,建成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麻当、达龙等乡村旅游露营区有序开放,照壁山获评3A级旅游景区,苏吉湾村被评为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梦想小镇”被认定为2023年青海省特色步行街,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次200.38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6%84%。全面建成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打造“门源优品”直播基地,实现电商交易额4102万元,蜂产品出口日本,外贸出口“零”突破。

——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保障,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措施,开展脱贫人口技能培训908人次,实现转移就业5871人次,完善产业项目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落实财政衔接资金1.58亿元,实施产业发展、乡村道路、人畜饮水、村集体经济壮大等项目43项,受益群众达3.1万人。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完成43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推进4个高原美丽乡村和4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完成1900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改造升级103公里农村公路,维修改造11个乡镇103处人饮管网,建成投用投资近3亿元的外环东路、西关街西段等14项城镇基础设施项目。深入开展“一治两创”行动,持续巩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成果,投资2000万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完成农村户厕改造2456座、新建975座。七大类42个灾后重建项目加快推进,民房重建项目全面完成并实现入住。扎实推进乡村治理机制,出台《关于推进婚丧嫁娶领域移风易俗的指导意见》,修订村规民约,倡导文明乡风,和美乡村建设成色更足,农牧民群众的幸福感更加殷实。

——民生事业得到全面加强。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完成民生支出2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高规格召开全县教育大会,出台《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助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及“1+4”相关文件,浩门镇高级中学投入使用,落实各项教育资助资金4700万元,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总投资超2亿元的县中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州二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鲁青名医工作室建设完成,挂牌成立全省首家“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心”,群众就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支付各类医保待遇达2.08亿元。严格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6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02%的较低水平,全年清欠农民工工资1575万元。深入推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康乐、气象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东川镇等6个乡级养老服务中心和上西滩村等7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建成运营。全力做好各项社会救助工作,累计发放各类民生保障资金1.07亿元。全民健身中心建成投运,新增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化事业呈现出全面繁荣的盛景。

——改革开放活力持续释放。稳步推进DRG支付方式改革,顺利开展国防动员职能划转承接、“十四五”规划纲要执行情况中期评估等重点任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不见面”审批扎实推进,全年共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42.28万件,群众满意率100%,事项网上预审办理率达100%,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县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投运,进一步改善了办事条件、提升了办事效率。“省级信用县”创评成功,信用体系建设水平持续攀升。为全县54家企业协调解决11大类60条问题,发放普惠小微口径贷款1.5亿元,助企暖企春风行动成效显著。积极开展与山东省威海市、中粮集团互访交流,对口支援水平持续提升。

——安全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扎实开展“防风险、除隐患、降发案、保平安”专项行动,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促进平安校园、平安交通等建设,治安案件发案同比下降40.7%。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组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创建“枫桥式”星级司法所4个,青石嘴派出所获评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84,调处成功率达99.9%。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建成门源县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开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十项行动”,成功申报州级“石榴籽家园”村(社区)27个,实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4项,巩固深化“教风建设年”和宗教界崇俭戒奢教育活动成效,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认真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修订完成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县级专项预案,深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2023行动和“复盘‘1·086.9级地震”综合应急演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县连续16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政府工作始终,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促干、以学正风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干事创业精气神全面提振。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69件,办结率与答复率均达到100%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办法》,有效提升依法决策水平。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扎实推进30项民生实事办理,44个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小区办证难全部化解,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整治规范工程领域招投标工作,扎实开展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加大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力度,持续发力纠正“四风”,带头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压减15%,“三公”经费压减5%以上。

我们积极支持老干部、青少年、工商联、残疾人、工会、爱卫会、红十字会等工作,持续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消防救援、档案史志等工作,不断加强审计监督和统计职能,妇女儿童、老龄慈善、地震气象、供销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望 2023 年,经济社会发展艰难曲折,成就来之极为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这是县委坚强领导,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山东省、中粮集团真情援青的结果,是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援青省企,援青干部人才,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地武警官兵和所有关心、支持门源改革发展稳定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重大项目储备和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缺乏新增动能,工业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要素保障不充分,部门攻坚克难意识不强,一些重大项目进展较为缓慢;支撑农牧民群众稳定增收的养殖业遇到严峻困境,畜牧业生产、农牧民增收面临巨大压力;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税源结构单一,债务负担沉重,刚性支出逐年增加,县域财力保障发展能力不足;行政服务效能、工作落实力度、办事效率还有差距,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还需提升。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4年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责任重大,唯有矢志不渝、笃行实干,方能不负使命、不负人民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省州委全会总体部署,按照县委十七届七次全会部署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省委现代化新青海奋斗目标和州委“243”发展布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践行省委“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履职尽责、担当实干,不断推进更加宜居、更加宜业、更加宜游新门源建设取得新成效,勇当海北“三个走在全省前列”排头兵,奋力谱写好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门源篇章。

按照这一基本要求,综合分析研判内外形势和自身条件,对照“十四五”规划和省州安排部署,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协调同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分别控制在3.5%以内和5.5%左右;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万吨以上;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州定目标,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能耗强度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完成州定目标、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控制在州定目标以内。

围绕以上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力更高水平保护,打造生态文明新高地。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优良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让绿水青山成为门源各族人民永续享用的最大财富。

强化环境污染整治。大力推进“清新空气”行动,聚焦空气质量短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清洁能源供暖改造(三期)项目,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深化“碧水提质”行动,强化水源地保护监管,大力推进污水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提升,全面完成剩余54个排污口的整治工作,推动污水清洁排放全覆盖。加快实施“净土保卫”行动,推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管控和精细化治理,开展土壤污染“源解析”试点,助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加强生态屏障保护。强化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抓实抓牢中央第三轮生态环境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运用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调整更新成果,巩固提升祁连山南麓门源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全力清理整改小水电问题,尽快完成大通河支流黄树湾河上游段、巴哈河下游段水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全面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建成投运林草资源网格化管理智慧平台。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多层级推进生态文明典型培育示范,纵深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和“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打造,持续夯实绿色发展人文底蕴。巩固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成果,全面完成首批生态移民搬迁,助力祁连山国家公园正式设园。全力推进国家公园内的特许经营,大力开展生态研学体验、自然观察教育等活动,建立生态价值有效转化机制

(二)聚力更强发展动能,夯实高质量发展新根基。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聚力作为,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强化重点项目支撑。持续围绕新能源产业、基础设施提升、民生保障等领域谋划储备项目,确保项目储备库投资规模不低于300亿元,争取龙驹路北段道路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州投资计划盘子。持续跟进做好县城集中供热清洁能源(煤改电)、村庄基础设施提升等项目申报工作,力争尽早落地建设;积极推进石头峡、纳子峡水电站抽水蓄能、北山乡分布式光伏、国道227线扩建、G338线克图至互助加定公路改造升级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实施总投资2.25亿元的大通河河道治理工程,加快浩门水库水场等33项续建项目进度,持续跟进瓜拉村等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工程,建成投运花都路浩门河大桥,充分发挥项目投资拉动作用。

提升工业经济实力。积极落实财政补助、税收减免、信贷融资等助企纾困政策,帮助企业降成本、解难题、增效益,积极鼓励海鑫矿业、海泰煤业加大产能释放力度全面清理园区僵尸企业,积极盘活闲置土地,促进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力做好海沃等企业的要素保障和跟踪服务,助推沙棘、蕨麻等精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梯度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能好的优质企业,提升企业专精特新能力。以孵化基地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招引一批补链、延链、强链的重大项目和新型工业项目,年内新签约产业项目资金5亿元以上。

着力激发消费活力。以“消费促进年”为主线,落实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消费政策,利用重大节庆举办购物节、展销会,发挥“门源优品”直播基地带货作用,培育开拓假日经济、地摊经济、夜间经济、网红经济,实现传统与新型促销手段深度融合,有效满足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加大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培育力度,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持续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三)聚力更优农畜产品,培育输出地建设新优势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为目标,紧紧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构建现代化农牧业产业体系。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深入实施粮油单产提升、种业提升和设施农业提升工程,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利用,实施好浩门镇圪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加快建设优质青稞、油菜良种繁育基地,确保良种化率保持在98%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以上。深化巩固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常态化开展粮食执法检查、应急保供、价格监测等工作

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进门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提档升级,做强做优青稞、油菜、牦牛等优势产业。建强做实生态农牧业“九个一”配套工程,继续实施菌棒补贴、西门塔尔牛养殖贷款贴息等惠农行动,做大做强香菇、冷水鱼、西门塔尔肉牛、蕨麻等特色产业,年内争取完成袋料菌棒种植400万棒,冷水鱼鱼苗销售350万尾。规划建设大宗农产品集散中心,加大富硒产品认证和贴标管理,打响“金色门源·富硒善地”区域公用品牌全面助力农牧业提质增效。

持续推动产业链升级强化现代产业园孵化基地产业聚集带动效应,加快推进牛羊肉、蜂产品、青稞、油菜精深加工提标升级,发展有机饲草、高效养殖、现代农业。扶持生态源、金门牛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海沃、鲁升、宸等企业落地发展,尽快建成投产牦牛肉干、香菇多糖提取、蕨麻(青稞)啤酒、沙棘果油等加工项目,实现特色优势产品全产业链发展,将门源打造成全省重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四)聚力更美生态旅游,打开目的地建设新局面。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抓手,用活用足生态资源优势,把生态旅游作为门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

培育多元业态精品景区。扎实推进百里油菜花海—岗什卡雪峰5A级旅游景区联创,加快照壁山、聚阳沟4A级旅游景区创建步伐,打造花海明珠观景台、观光小火车等体验性项目,着力开发和丰富景区游娱业态,增强核心景区体验感。实施“门票改革”,全面推行各景区门票实名制、多次多日制、联(套)票制。规划建设10个自驾车露营基地和游客驿站,挖掘利用非遗文化、展示民俗风情,想方设法使游客留一宿、有去处。抢抓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的有利机遇,依托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访客中心等资源,策划推出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冰雪体验、徒步探险等活动,使门源成为青海生态游、康养游、冰雪游的重要目的地和首选地。

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持续完善“快进漫游”体系,鼓励引导群众在纳子峡、石头峡周边发展露营产业,支持达龙、祁汉开、桃花源等特色沟谷村集体或村民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闲置旅游资产,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民宿集群、主题酒店等,不断提升游客承载能力。整合全县文旅资源,策划观光游、自驾游、亲子游、度假游、摄影游、生态游、研学游精品线路,打造“点上出彩、线上出新”的青海北部生态旅游圈。

激发文旅融合发展活力。接续举办岗什卡滑雪登山大师赛,融合浩门马文化,大力开发观光类、体育休闲类、民俗游乐类旅游产品,逐步将岗什卡培育成国内高端探险“冰雪运动基地”。办好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国家公园徒步生态体验、环湖赛门源段等节会活动,延续办好花海骑行、登山徒步等活动,创新策划和举办有影响力、吸引力文旅活动,不断激发文旅市场活力。依托祁连山国家公园等丰富动植物资源,加大门源形象文创产品研发力度,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

(五)聚力更靓和美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新提升。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巩固脱贫成果。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全面排查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等短板弱项,落实“双线四包”工作机制和“雨露计划”、优化疾病分类救治等政策,重点关注未纳入救助范围的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积极开展就业引导、技能培训,着力增强脱贫群众“造血”能力,做好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岗就业、持续增收,守住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建设和美乡村。精心组织实施有效衔接资金项目,持续推进“一村一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健全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全力做好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按照“补缺、提质”要求,启动第三批村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解决农牧民宅基地转用报批,深入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和农牧民群众居住条件改善工程,着力补齐县域农村公路短板,完善乡村水利设施建设,全方位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扎实开展农牧区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深入推进“厕所革命”,不断提升乡村发展面貌。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纠治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助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和美乡村。

提升城镇品质。积极争取实施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常态化开展公租房全覆盖动态管理,继续推进新房地产开发项目,不断满足群众改善性住房需求。建立物业管理优胜劣汰退出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三无”小区有效管理服务模式。加快花海北路、金茂东路提升工程和环城东路等道路建设项目,完成青石嘴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推进新城区路面补强和老城区人行步道改造,持续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坚持政府引导,采用市场化方式改造提升西门市场。年内建成集中供热热源扩建工程、震后污水和供热管网、县城南北广场生态修复及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项目,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加大城市管理“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理,持续营造整洁、有序、文明、优美的城区环境。

(六)聚力更实民生保障,创造高品质生活新福祉。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以赴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高各族群众幸福指数。

稳步扩大就业创业。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实施技能培训提质工程、就业服务创优工程和劳务品牌升级工程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困难群众等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加快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建立省外务工合作机制,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化程度。健全完善根治欠薪工作机制,力争实现“四下降、一杜绝”目标,农民工工资清欠率达到100%持续巩固无欠薪县创建成果。

提升教育发展水平。补齐学前教育发展短板,试点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构建县域、城乡、校际深度合作的义务教育学校“同生共长”发展新格局。全面完成9项教育强国推进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校舍及附属工程安全保障项目,大力改善校园办学条件。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持续落实国家“双减”“五项管理”和课后服务工作,全力做好家庭困难学生教育资助,力争教育工作再创新成绩。

提升全民健康质量。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强血液透析中心、重症医学科等重点专科能力建设,实施中医院门诊医技楼、门源向阳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动州二医院、县中医院三级医院创建工作,巩固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积极开展传统中藏医药申遗工作,全方位做好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控,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强社保、医保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保障基金安全运行。健全社会救助对象定期核查、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扎实开展好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保障等五大行动,不断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切实兜牢民生底线着眼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深入推进海北州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项目,坚持尽力而为,积极探索助餐、“幸福食堂”等便民养老服务模式,有条件的村实现全覆盖,打造具有门源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意。今年,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用力办实办好一批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民生实事,最大努力地把民生实事办到实处、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七)聚力更大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坚持改革为要、开放为上,主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积极拓展能源企业、商贸企业等市场主体税源。扎实推进机构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抓紧抓实“审批破冰”投资监管平台,推行“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等模式,尽快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巩固省级信用县创建成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财政补助、税收减免、信贷融资等助企纾困政策,有效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规范工程项目招投标,营造法治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切实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依法加强统计工作,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切实为县域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八)聚力更牢安全发展,续写安宁幸福新篇章。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推进平安门源、法治门源建设,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规范运行县、乡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持续落实平安建设“十个一”重点任务,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行动,确保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加强国防动员和拥军优属工作,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县”创建。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标识和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门源县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教育实践功能,分年度、分批次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石榴籽家园”,推动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宣传常态化机制。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持续保持全县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矿山、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攻坚三年行动,扎实推进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优化应急协同联动机制,建设县乡两级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系统,实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国债项目,构建县、乡、村三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全面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强化金融风险预警,做好政府债务等风险管控,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三、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干字当头、落实为要,全力抓落实、促落实,坚定当好贯彻中央和省州县委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坚持忠诚履职。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州县委工作要求落地见效,以实际行动彰显忠诚本色。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持续深化政务公开,让政府工作更加阳光透明。

坚持实干担当。积极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成,持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勇于担当、善作善成,雷厉风行、快干实干,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提质创优。全面加强督查督办,推动各项工作“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跑起来”。完善督查激励措施,持续为基层减负、为实干撑腰。

坚持清正廉洁。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从严从细落实“一岗双责”,严格执行责任清单、约谈提醒、履责报告等制度。加大审计、统计监督力度,深化整治金融、国企、医药和基建工程等领域腐败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驰而不息纠“四风”。习惯过“紧日子”,严控一切非必要支出,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奋斗就会实现梦想,实干必将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担当实干、勇于争先,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做出门源更大贡献!

 

名词解释

 

1.“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2.“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3.“林(草)长制”: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林草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林草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4.“河湖长制”: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湖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5.“两山”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6.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保障、义务教育和住房安全保障。

7.“三区三线”:“三区”即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三线”即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8.“一治两创”:农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及省级卫生县城。

9.食品安全“两个责任”: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

10.“三公”经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出境、公务车购置及运营、公务招待所产生的消费。

11.243”发展布局:2”即打造全省生态文明高地、践行新青海精神高地;“4”即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引领区、生态旅游发展示范区、清洁能源生产利用推进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区;“3”即力争民族团结进步、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理走在涉藏地区前列。

12.三线一单:“三线”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一单”即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13.“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14.“双线四包”:“双线”是指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一条线;教育局、学校、班级一条线。“四包”指县(区)领导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村民小组、村民小组包户;教育局领导包学校、校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人。

15.“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拥有一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16.“多规合一”: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

17.“四下降、一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数、涉及人数、拖欠金额和欠薪引发群体性事件数量明显下降,坚决杜绝发生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欠薪问题。

18.“双减”即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19.“五项管理”:手机管理,睡眠管理,读物管理,作业管理,体质管理。

20.“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

21.“审批破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简化投资审批流程、压减审批时限、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审批监管,确保全流程全覆盖的投资审批改革破冰融冰。

22.“双随机、一公开”: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3.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