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疫情防控政策措施 > 门源动态
门源县多措并举  扎实开展牛羊疫病防治
来源:    时间:2020年02月08日    

   近年来,门源县为保障全县畜牧业发展、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坚持内防外堵总基调,着力压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强化防控措施,坚持联防联控,从而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保障广大群众畜牧业生产效益的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广大群众对动物疫病的防控意识,从而导致小范围内较小规模的疫情传播蔓延时有发生。如2020119日在本县青石嘴镇下大滩村发生牛传染性口膜炎、羔羊坏死杆菌病后,县有关部门第一时间组织县、乡两级畜牧兽医进行了诊治,除2头患病牛未治愈外,其余全部得到了治愈;患羔羊坏死杆菌病死亡羔羊56只,共涉及农户17户。疫情面前,个别养殖户仍未引起高度重视,在防控措施落实上打折扣,未及时禁止混放混养,也未有效的隔离治疗,从而导致22头牛再次被感染并死亡11头,增加了死亡率和经济损失。

疫情在短时间内再次发生后,州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州委副书记、州长阿更登同志多次电话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州政府副州长刘宝春同志带领州农牧部门负责同志及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实地查看指导疫病防治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赴该村督导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现场召开动物疫病防治安排部署会,对全面做好疫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及时制定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村社)、相关部门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责任和任务。在具体防治工作中,严格按照“早、快、严、小”的防治措施,扎实开展疫病防治工作。一是严格落实乡镇、村社疫病防治责任,对下大滩村全村养殖户散放的牲畜,全部采取舍饲圈养,实行患病畜与健康畜的有效隔离,并跟踪巡回治疗和设施消毒,严防接触性传播二是依照病症及时分段采用抗病毒、消炎、能量合剂等药物治疗牛口膜炎,去除引起口膜炎的物理、化学等病因,并饲喂柔软易消化的饲料,呈良性经过后,再通过使用抗生素药物防止继发感染,后期采用碘甘油、冰硼散等涂抹治疗。在羊坏死杆菌病(目前没有研发的防治疫苗)治疗中采取母羊分娩之前,将圈舍打扫干净,进行消毒,铺垫清洁、新鲜的干草,羔羊出生后立即用碘酊对脐带消毒,并注射抗生素,获得良好的效果,保证了羔羊的成活率。三是全面开展消毒灭源,县兽医站牵头,组织动员乡镇兽医站、村委会、养殖户,共同对该村牲畜经过牧道及圈舍进行了彻底消毒,做到了不留死角、全覆盖。并对病畜污染的耕地茬进行了分片焚烧处理,确保从源头上扑灭疫病根源。同时,跟进开展病死畜无害化处理,各乡镇对入冬以来病死畜进行了集中无害化处理。四是积极宣传科普相关疫病知识,制作发放牛口膜炎、羊坏死杆菌病防治知识宣传单对全县范围内养殖场、广大农牧民群众进行知识普及,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意识,消除不良舆论,避免群众恐慌。积极引导动员各养殖场(户)开展综合防疫管理,提高防疫意识,规范防疫行为,不断增强养殖场(户)自身防范疫病能力。五是加强全县牲畜疫病排查力度,第一时间组织各乡镇畜牧兽医、村级防疫员对县域内养殖场、养殖大户等重点场所、近期从外省调入畜禽情况和县境内较大规模的畜禽买卖情况开展全面排查。经核查,全县其他乡镇、村未发现同类疫情,并按照疫情处置原则,实行日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快速处置截止26日下午7点,经巡回观察经过治疗的患病牛已全部开始进食,恢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