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政策解读
门源县前三季度主要经济运行情况
来源:门源县统计局    时间:2021年11月12日    

 

门源县前三季度主要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青考察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州各项决策部署,持续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散发疫情、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风险挑战,县委、县政府沉着应战、坚强领导,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继续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的同时,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统筹推进“百日攻坚”“会战黄金季”等各项工作。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各项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运行区间,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健康发展态势,稳中有升、持续向好,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经州统计局统一核算,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5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6%,两年平均增速2.1%,增幅环比回落3.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亿元、同比增长4.1%,两年平均增速4.4%,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38.5%,增幅环比回落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56亿元、同比增长10.9%,两年平均下降4.5%,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31.7%,增幅环比回落1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28亿元、同比增长5.3%,两年平均增速2.7%,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29.8%,增幅环比回落1.9个百分点。

一、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按照“稳粮油、强草业、抓特色”的总体思路,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快农牧业提档升级,下大力气整治非农化非粮化,推动全县农牧区经济有序发展。前三季度,实现农林牧业总产值14.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4.2%,其中农业总产值6.62亿元,同比增长6.8%,畜牧业总产值7.31亿元,同比增长1.4%,林业总产值0.36亿元,同比增长15.2%,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28亿元,同比增长4.9%。

二、工业经济低位运行。

前三季度,全县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8亿元,同比增长0.3%,增速比8月末增长8.2个百分点;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9亿元,同比下降4.6%,增速比8月末增长9.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1.7%。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三大行业呈“一增两降”的态势。三大行业中,采掘业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3.2%,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3%;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7%,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电力生产供应业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9.8%,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5%。二是重工业仍然占主导地位。前三季度,以煤炭采选、有色金属采选、水电为主的重工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5%,增加值同比下降4.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9%;以饲料生产为主的轻工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0.59%,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三是主要产品产量“七升两降”。增长的7种:黄金产量同比增长7.1%、植物油产量同比增长42.5%、方便面产量同比增长1.46倍、商品砼产量同比增长34.7%、有机肥产量同比增长4.1%、原煤产量同比增长30.6%、洗精煤产量同比增长24%;下降的2种:发电量同比下降9.6%、饲料产量同比下降52.5%。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86%,产销衔接良好。四是虽然工业经济持续下行,但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企业产值较高增长拉动下(我县三季度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3%),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分别拉动第二产业和GDP增长14.5和2.4个百分点,对第二产业和GDP的贡献率分别是134%和42.5%。

三、服务业高增长态势趋于平稳。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加强对服务行业的支持和关注,加快推进全域全季旅游,改造升级景区景点,有效改善了2020年因疫情对交通运输、旅游、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体育等行业经济增长波动、连续下滑的不利局面。年初,服务业经济触底反弹,高速增长后恢复平稳状态。前三季度,全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28亿元,同比增长5.3%,较上年同期上升5.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2.7 %。增幅从一季度、二季度的13.8%、7.2%回落到三季度的5.3%。主要特点是:一是金融业运行平稳。9月末,各项存款余额51.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02%,增速较6月末提高3.9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4.4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9%,增速较6月末下降1.31个百分点。二是旅游业逐步恢复带动住宿餐饮业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县接待游客128.2万人次、同比增长15.8%,实现旅游总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42.69%。带动全省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5.3%。在加快推进全域全季旅游,改造提升原有景区景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安全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域旅游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

前三季度,全县投资额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房地产项目在库共113项。其中续建项目80项,新建项目33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9%,增速比8月末提高7.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27.6%。增长势头比较明显:一是总体呈现“两增一降”的趋势。前三季度,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7.8%,增幅比8月末提高3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8.8%,降幅比8月末收窄8.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8.2%,增幅比8月末提高3.8个百分点。 二是民生领域投资高速增长。前三季度,民生领域投资同比增长69.2%,增速比8月末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5.1%,增速比8月末回落4个百分点;卫生、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业投资同比增长13.3个百分点,增长由负转正,增速比8月末提高18.7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同比下降66.2%,降幅比8月末收窄16.1个百分点;教育业投资同比增长11倍,增速比8月末扩大9倍。四是民间投资增速低位徘徊。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1.7%,降幅比8月末扩大4.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13.4倍;房地产业投资同比下降7%,降幅比8月末扩大4.8个百分点。

五、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保持增长。

全县上下全力应对去年以来疫情对消费市场的消极影响,贯彻落实省州要求,积极促进便利消费、拉动内需。充分利用重点节庆,结合本地消费特点特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打折促销活动,购销活跃,运行平稳,呈现高位反弹后稳步增长的势头。前三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05亿元,同比增长9.8%,环比回落4.6个百分点,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4.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2.6%。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25亿元,同比增长8.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8亿元,增长17.1%。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8.62亿元,同比增长9.7%;餐饮收入0.43亿元,同比增长12.3%。

六、居民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

前三季度,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63元,同比增长10.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3%。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92元,同比增长6.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4%。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03元,同比增长11.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78,比上年同期缩小0.11。

七、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支出下降。

前三季度,全县总收入完成15364万元(含1-9月份上划省级收入2256万元),同比增长29.88%,两年平均增长20.75%,增收353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861万元,同比增长8.72%,两年平均增长12.69%,增收103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4834万元的86.7%。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503万元。

全县地方总支出完成18.97亿元,同比下降5.55%,两年同期平均下降1.36%,减支1115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87851万元,同比下降6.41%,两年平均下降1.83%,减支1286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849 万元,同比增支1714万元。

通过对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分析,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上年基数较低、就地过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县大部分经济指标均实现恢复性增长,但随着经济修复动能逐渐减弱,其高速增长难于持续,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依然存在压力。下一步,全县上下要围绕“六稳”工作的部署,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紧紧盯住目标任务,抓住贸易、消费等薄弱环节,探索突破零出口短板,继续抓好工业、投资、消费等经济运行的关键领域,为加快县域经济稳步向好发展提供保障。

 

政策解读1.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2.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3.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

4.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包含限额以上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和单位)、限额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和单位)和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业企业和单位)。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数据来源:财政和金融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门源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州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