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建设 > 环境保护 > 生态建设
门源: “实”字为先 “干”字为要 让生态文明之树常青长盛
来源:    时间:2023年12月20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门源县按照中央和省、州委要求,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载体,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心系“国之大者”,聚焦打造“一个高地,创造“三个更加”新门源的目标任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工作稳步向前。

思想指引“固本根”,让生态文明之树“根深蒂固”。全县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海北州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充分利用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体验展示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践行“两山”理论。始终将生态环境改善、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与改善民生福祉、落实重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同时,根据《门源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门源县建设生态文明高地任务分工方案》等,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推动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厚植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制度护航“修枝叶”,让生态文明之树“枝繁叶茂”。坚持把主题教育与落实省、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草长制等硬性制度,印发《门源县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管护的通知》《门源县贯彻落实〈青海省建立健全“中华水塔”守护人体系实施方案〉的责任分工方案》等文件,在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清废战,耕地、林草保护战等方面,精准施策,破难攻坚,实现了“政府主导,乡镇保护、部门监管、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制定了《门源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方案》《门源县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工作方案》,落实创建资金195万元,为创建“两山”创新实践基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提质增效“强筋骨”,让生态文明之树“蔚然成荫”。持续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这个总要求为指引,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导向,结合《门源县“绿盾2023”自然保护地综合执法监督工作实施方案》,组织执法力量对祁连山国家公园“绿盾”自然保护地水电站、矿山整治、在建公路工程、畜禽养殖和核心区旅游设施等5大类问题开展了“绿盾”行动综合行政执法检查,对发现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意见建议,及时督促指导各管护站点整改薄弱环节,不断提升自然保护地监管能力,持续加强隐患排查。统筹谋划农村卫生厕所改造与生态保护、粪污处理,因地制宜选择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理方式,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化处理。截至目前,完成投资200万元的整改厕所任务2456座,完成投资331.5万元的新建厕所任务975座。全面整改完成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15项及31件信访案件,并开展了回头看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已成为全县各族群众的共识,绿水青山已成为门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和鲜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