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团结推动发展     创建促进和谐
        
         ——门源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效凸显
来源:    时间:2015年05月12日    
   自海北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以来,门源县委、县政府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作为构建多层和谐关系和凝聚共识力量的过程、探索科学发展方法和积累有益经验的过程、消除不稳定因素和健全管理体制机制的过程、提升服务水平和改善民生质量的过程,加强“三基”建设和转变工作作风的过程,通过近两年全面深入的创建活动,开创了全县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宗教和顺有序、民族关系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创建方式实现了深刻转变。全县创建工作从部门抓到县委、县政府全面抓,从狭义到广义,工作内涵不断拓展,从组织网络到工作布局,逐步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大创建”格局。从以往被动的“要我创”、“单一型”、“特指性”向主动的“我要创”、“综合型”、“全覆盖”工作模式转变。宣传教育形成了长效机制。全县上下通过设立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基地、大型永久性宣传牌、“一把手”谈创建电视专题、网络专栏,举办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统一答题,注重发挥学生“1+2+N”的带动效应,开展全县中小学生与家长“同做共答民族团结进步作业”、“小手拉大手”等活动,以及到各乡镇围绕“什么是民族团结进步”、“什么是创建”、“怎样进行创建”等主题进行了集中宣讲,积极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高层次的把握。建立完善了宣传教育工作的“十个一”载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寺院法制宣传月”、“公民道德宣传月”等长效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机制不断完善。通过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依法治理工作,切实推动了维稳由较多依靠应急处置向更好依靠长效机制的转变,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的体制机制、重点城镇和社区的社会管理创新、边界地区稳定的工作机制和寺院社会管理服务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与提升,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3%,“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成果得到巩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秩序日趋井然,各族干部群众的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维护新型民族关系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环境更加和谐。全县宗教更加和顺有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坚持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社会管理“三管齐下”,加强各类宗教活动的规范管理,通过成立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办公室、佛协组织,开展清真寺“八个一”认同教育等,不断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相适应,使全县宗教更加和顺,社会更趋和谐,形成了民族团结、和衷共济、共同发展的合力。经济发展的势头良好。全县依托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思路,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旅游活县和生态立县战略,坚持多业并举、互推共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正在不断增强。农牧业经济方面,坚持走集约化经营、农牧联动、种养结合的路子,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培育壮大了一批以泉口、东川设施蔬菜种植、北山乡蕨蔴种植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和奶牛、牛羊育肥、虹鳟鱼、土种鸡为主的特色养殖业。工业经济方面,形成了以水电、煤炭、多金属采选、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建材行业正在兴起。建成了海北州生物园区,引进入驻了一批园区企业,新型工业化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工业正成为民族经济的主导产业。打造了以花海、草海、林海、云海为依托,以油菜花旅游节为平台的生态旅游产业,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带动第三产业的重点产业。民生质量持续改善。我们利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全县教育布局调整工程,逐步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格局。同时,新农合参合率连续8年为100%,职工医保参保率达100%,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105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村容村貌整治、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和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先后实施,使全县农牧区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培育了一大批后续发展产业。扶贫开发、农村保障性住房等党和政府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文化门源”内涵不断丰富。我们注重发挥文化引领对创建活动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大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民俗的保护和传承力度,相继建成了泉口镇“回族宴席曲”、仙米乡“华热服饰”、西滩乡边麻掌村“眉户戏”、民间“手工刺绣”、“浩门驯马”等一批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展示点和民族文化特色村,编写出版了反映地方历史、宗教、民俗风情《金门源》等的系列丛书;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开展了蜂产品、菜籽油、乳制品、蕨麻、浩门马、白牦牛、窝儿药枕等民族民俗工艺品开发,使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推进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守牢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家园。创建特色逐步形成。我县通过多年的创建工作,总结出了由“两个认同”向“两个自觉”转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特色,即:以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法制基础、群众基础和稳定基础为目标,增强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向制度自觉、行动自觉转变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路径,具体方法上,加强思想宣传教育引导,增强思想认同;推动经济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维护和谐稳定,增强情感认同;推动依法治理、依法行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制度自觉,使每一个社会组织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提升全民素质,强化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促进各族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行动自觉,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维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