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门源县非公经济发展方兴未艾
来源:    时间:2014年05月04日    
门源县非公经济发展方兴未艾
 
门源县把发展非公经济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推进非公经济上规模、上水平,使之成为了门源经济跨越发展新的增长点。
机制不断健全。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县得到健康发展。为支持和鼓励非公经济的发展,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并出台了设立审批、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建设用地、政策扶持等九个方面的配套文件,形成了激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使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规模日益壮大。从传统的手工业、小作坊加工逐步发展到多领域的个体私营经济体系,非公经济规模日益壮大。到2012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达到20.57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11.02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41.9%,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型企业总户数3775户,其中个体工商户3538户,私营企业237户,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4家,从业人员8825人,注册资金5.91亿元,上交税金4147万元。表现出从业人数和户数逐年增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营范围不断拓展、财政贡献不断攀升的特点。
领域逐步拓宽。依托地方资源,不断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经过多年发展,全县非公经济已从初期传统的手工业、小作坊加工,发展到农副产品加工、批发零售、交通运输、劳务输出、餐食住宿、旅游业、房地产业等具有门源特色的多门类、多层次的非公经济体系,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农牧业为辅、第三产业为中心的非公经济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全县投资打造的工业园区,已有华瑞藏毯、兴农蜂产品、贤君农牧机械等一批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民营企业入驻,产生了良好的集聚效应,为全县非公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竞争明显加强。不断延伸产业链、以协会、合作社的形式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如伊源乳制品公司在麻莲乡组织农户成立了奶皮协会,以农户负责生产,公司负责包装和销售的模式,统一使用“麻莲”品牌;北山兴源农工贸公司为农业集约化经营合作社提供农机服务和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浩门植物油精炼厂与各农业集约化经营合作社签订油菜籽购销合同,使用“董油郎”品牌实行菜籽油的统一销售等,取得了企业、农户“双赢”的良好效果。蜂产品也由简单的纸包装改变为精美礼品盒包装,由单一蜂蜜发展为蜂王浆、蜂胶等系列保健产品。同时,先后引进青海万立水电股份公司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参与优势资源开发和结构调整,带来了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为强化县域内非公经济发展,提高竞争注入了活力。
管理日趋规范。随着实力的增强和业务的扩大,已开始由起初的粗放型管理向公司化、服份合作制方向发展,同时,狠抓非公经济人士思想建设,组织非公经济人士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宣传民族政策以及发展非公经济的政策措施,引导非公企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企业行为,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保障员工权益;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目前全县4家重点企业建立了党支部,向13户企业选派了党建指导员,强化了非公经济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