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海北新闻
海北州“三个注重”促进民族传统手工艺发展
来源: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时间:2024年04月23日    

为保护、弘扬和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手工业传统技艺发扬传承,海北州以“三个注重”为抓手,出台完善民族手工业传统技艺发展扶持政策,全力培育地方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特色品牌,加快推进民族手工业传统技艺产业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牧民增收致富。

注重体系构建,着力搭建雏形初显的民族手工业体系。注重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建立专项工作机制,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认定、记录、建档等工作,不断加大对民族手工业的保护扶持力度。一是健全体系,加大项目申报。以门源奶皮制作、措龙滩腰刀锻制、华热手工藏毯编织、窝窝药枕制作等为代表的16项传统技艺成功申报省级非遗项目;以糌粑制作、牛羊毛编制、蒙古族传统服饰制作、祁连玉雕、黑牦牛毛帐篷制作等为代表的15项传统技艺获批州级非遗项目;以酥油制作、阿柔部落服饰制作、祁连掐丝唐卡等19项传统技艺纳入县级非遗项目。通过省、州、县三级非遗项目名录和传承人名录等的逐步申报设立,民族手工艺类非遗项目保护的整体架构初现成效。目前全州10大类1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民族手工艺非遗项目占到了6类50项,分别占比为60%和39.68%,民族手工艺代表性传承人49人。二是规划先行,出台扶持政策。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制定出台《海北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和《海北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办法》,加快建立民族手工业和传统技艺类资源产业化的研发平台、转化平台,探索民族手工业和传统技艺类市场化、规模化、产品化、传习化的新路子,让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进入市场,焕发时代光彩。特别是刚察县率先在全州制定出台《刚察县支持民族手工业和传统技艺类发展的18条措施(试行)》,整合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资金350万元,从人才培育、产品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体系建设等方面明确提出扶持措施,有效推动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注入新动能。三是线上线下,强化宣传推广。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宣传月”、新春非遗展演暨“非遗大集”等重要节庆活动,围绕各地举办的非遗项目展演比赛以及各乡镇农牧民运动会、赛马会等小型活动,开展非遗保护成果宣传,文创产品展示展销,不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创产品的知名度、影响力。运用新媒体将优秀传统手工艺的技法,编辑制作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图文或视频,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在微信、抖音、快手等线上平台进行非遗专题片展播、海北非遗线上展演、非遗购物节等活动,向外界介绍海北的传统手工艺发展情况。2023年,发布各类非遗宣传图文、短视频共200余条,组织开展线下非遗比赛项目7次,州内外开展文艺展示展演活动10余场次,线下参与人数13.5万人(次),线上浏览点击量累计达118万人次。

注重县域特色,助力培育高附加值的民族手工艺企业。围绕中央和省州关于加快民族手工业和传统技艺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努力推动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响地域品牌知名度。门源县积极鼓励非遗传承人利用非遗项目创新开发具有门源特色的文创产品和手工艺品。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发华热藏毯、青稞秸秆画、回族刺绣、窝窝药枕、措龙滩腰刀、门源奶皮等具有县域特色的文创产品70余种,并全部入驻特色商业街——“梦想小镇”,带动群众就业,增加从业者收入。同时扎实做好文旅结合文章,将回族刺绣、蜂蜜加工、宋家老醋、华热藏毯、门源奶皮、地锅焖烤等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融入文旅产业,为旅游业注入源头活水。2023年,共带动就业200余人,经营收入1000余万元。祁连县以草原风光、民俗风情、历史遗存、丝路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六个主题选题定位,在制作优质传统手工艺品上,持续破题发力,积极引导祁连玉雕刻拼画、藏族牛羊头装饰、祁连阿柔掐丝唐卡、祁连刺绣、祁连阿柔传统绳艺、祁连藏刀、“天境纯”高氏绿色健康醋酿造等手工技艺项目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力度。目前开发旅游商品种类达100余种,其中,祁连玉制品等已打响名号,远销省内外。刚察县通过深度调研县域内民族手工业和传统技艺类企业发展现状,用好政策、育好环境、做好服务,为企业“站台发声”、拓展渠道、争取订单,帮扶一批民族手工业企业迈出高质量发展的新步伐。目前刚察县阿雅克牛绒开发有限公司与兰州三毛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政—企-场三方合作框架协议,2023年首次独立开发完成羊绒哈达产品线的设计制造,填补了市场空白,为刚察地区解决就业岗位10余个,人均年收入达5万余元,带动周边牧户2000余户从事相关产业链生产。通过产业辐射及商业价值提升,牦牛绒的市场价格从原来的10元/公斤开始上升到90元/公斤,牦牛绒销售已经成为牧民家庭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收入来源。扶持聪哇亚卓民族服饰生产有限公司发展羊皮鞣制传统技艺,年生产加工2000张羊皮,成为集民族服装设计、各类帐篷生产、民族首饰设计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年产值30余万元,并辐射带动周边群众从事相关产业不断增加收入。海晏县积极申报国家、省、州、县级非遗传承项目和传承人,不断争取项目和资金,相继建成13个规模不同的非遗传习所,带动和鼓励当地特色手工艺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其中以海晏嘉福苍手工皮艺和海晏蒙古族服饰为代表,组建成立海北嘉福苍皮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和海北仁毛百吉纳民族服饰有限公司,实现优秀传统手工艺向优势特色产业的华丽转身。近两年来销售数量1100余件,销售收入达50余万元,同时被省人民政府列为“青海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分别被省文化和旅游厅分别评定为“青海省非遗工坊”“青海省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扶贫基地”。

注重营商环境,倾力营造创新发展的民族手工业生态。为加强全州民族手工业传统技艺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州委、州政府不断加大对非遗项目资金、人才、技术方面的政策扶持,确保民族手工业实现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一是积极争取各类资金。在州级层面,统筹各类资金64万元,每年为每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落实资金10000元,为每位州级非遗传承人落实补助5000元。在县级层面,四县将非遗传承工作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每年统筹安排工作经费数万元,同时,从省州业务部门积极争取专项经费,确保在稳定传承人队伍、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开发研发文创产品、搭建展示平台、拓宽销售渠道等方面有人管事、有钱办事。二是创新开展非遗工坊培育。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值变现,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积极为手工艺非遗传承人搭建平台,目前已培育祁连默勒阿佳啦民族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祁连峨堡丝路民族工艺工贸有限公司2家省级青绣工坊,培育海晏乌仁额吉手工坊、海北仁毛百吉纳服饰有限公司2家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其中藏族牛羊头装饰加工、祁连玉雕刻拼画、牛毛方帐篷搭建等技艺被评为海北州民族文化传统技艺传承点。三是加强人才技术培养。以民族手工业和传统技艺传承人才培养为抓手,组织开展民族手工业和传统技艺培训班,制定“因材施教”的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完善健全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和学员守则等规章制度,聘请专业技术专家面对面进行指导授课,探索出了具有牧区特色、海北特点的农牧民技能培训新模式,近三年已开办各类农牧民非遗传承保护培训班30余期,培训人员1500余人次,帮助900多人实现转移就业,430余人通过开办藏餐吧、旅游产品商店、民族服饰制作销售、民族手工艺品制作销售等实现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