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海北新闻
祁连县“五微联动”点亮基层治理新“枫”景
来源: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时间:2024年04月15日    

为解决长期以来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组织架构不健全,信息传递不流畅,群众参与不到位等治理难题。祁连县探索“微平台、微组织、微议事、微服务、微宣传”五微治理新模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在创新中突围、在法治下前行、在自治中拓展、在德治中浸润、在智治中升级、在善治中发展,夯实基层和谐稳定根基,以“微治理”实现群众“大幸福”。

搭建“微平台”,一网统筹解难题。为实现社会治理事项“一站式”提交“一门式”办理,选优配强、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党员干部、居民代表、楼栋长、志愿者作为网格管理员,在管理范围之内搭建便民微信联系群和创办微信公众号,实现群众“指尖反映”,干部“马上办理”。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通过“社情民意网格收集、网格发声中心响应、中心吹哨部门办理”实现社会治理事项“一门办理”。将全县划分为7个网格和55个基础网格和467个基础网点,建立健全县、乡、村、点四级便民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利用“四个信息库、爱心彩虹桥、微心愿”等数据资源,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打造信访接访网上微平台,在全县7个乡镇、27个部门开通信访信息系统,通过领导包案、集中交办、责任认领等进行“点对点、零距离、无缝隙、无差错”对接,打造网上信访主渠道,化解群众信访积案。

成立“微组织”,党建引领促合力。基层治理组织突出党建引领,农牧区建立“党支部+”的新组织架构,充分发挥“蜂巢支部”“千岗万哨+红色管家”“民情格子铺”等共治共建矩阵效应,社区构建“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基层微组织发挥上下联动、统筹协调、精准施策的职能作用,实现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推动党的“神经末梢”向村民小组、居民小区、楼栋延伸。充分协调各方的引领作用,推进“党组织+网格”工程,将全县1个社区大党委、135个党支部以及2000多名党员全部“纳编入网”,实现“群众自治”和“社会共治”互融共通,引领群众、网格党员、社会组织和团体协会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强化系统推进,加强督促指导,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良好工作格局。

创新“微议事”,汇聚众力同前进。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破传统协商议事的会议模式,以“群众参与式治理”为着力点,以集中商议、民主决策为切入点,积极拓展农区“小板凳+”和牧区“帐篷夜校”模式,把管理服务下沉到社区村民小组,以别开生面的“板凳会”“帐篷夜校”形式,把群众聚集到一起“拉家常”“喧慌”,联点领导、驻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参与,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集中靶向解决问题。常态查事、当面说事、集体议事,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小议事”撬动基层治理“大和谐”。

聚焦“微服务”,党群同心送温情。以增强服务群众本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为牵引,深入调研征询群众需求,按需制定年度民生实事清单,以支部统一党日、机关党建联盟、周五创城日等为契机,深入一线群众,积极开展帮扶服务工作,清扫环境卫生,慰问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通过设立“爱心驿站”道德教化实践平台,实施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为困难居民实现“微心愿”,在“爱心驿站”开展爱心帮扶,建立“四库”信息,采取“有劳有得、积分兑换”模式,细化居民参与微治理赋分制,通过“以分易物”,做强社区各项服务,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

加强“微宣传”,整合资源赋新能。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主阵地,法律服务站、综治中心、村级事务代办点为延伸地的“阵地+”宣传格局,组建政法队伍、驻村(社区)辅警队伍、专职宣传网格员等为宣传工作队,建设郭米村法治文化广场,打造集法治宣传雕像、法治文化长廊、法律知识宣传栏、法治文化元素灯箱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全方位覆盖平安建设、婚姻家庭、道路安全、青少年法治教育等内容。以网格宣讲、马背宣讲队、流动宣讲大篷车等形式每月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排查矛盾纠纷,开展法治宣讲、以案释法,培养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意识,营造全社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建设法治社会注入不竭动力。 (祁连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