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海北新闻
创新文旅发展 夯实融合成果 打造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海晏样板”
来源: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时间:2024年04月01日    

近年来,海北州海晏县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高原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为主线,立足资源优势和发展优势,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深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2023年,海晏县成功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名单。2023年全县旅游接待量114.18万人次,同比增长76.4%;旅游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63.2%,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29%,文化旅游业已经成为海晏的优势产业。

坚定“一盘棋”思想,靶向发力,在“统”字上下功夫。紧紧围绕“一城五业、全域生态”(全力塑造“中国原子城”红色经典,高质量推进高原生态畜牧业、生态文化旅游业、红色文化研学业、光伏风能新工业、湟水流域现代种养业)发展战略,持续优化旅游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构建“一轴两核三带多点”旅游空间新布局。着力构建“一轴”,呈现交旅融合。依托G315国道环甘青、新青、青藏大环线热潮,不断丰富达玉民俗村为代表的自行车体旅融合团建活动,推出西海星墅自驾车营地、同宝山露营基地为代表的特色民宿、乡村旅游接待点、A级景区等产品,形成集乡村旅游、红色研学、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旅游新业态。2022年,甘子河乡达玉村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3年,达玉部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获批国家4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重点打造“双核”,凸显名镇活力。以西海镇红色旅游和三角城镇休闲服务为旅游驱动双核,以原子城基地、西海郡古遗址为依托,完成西海大集风貌改造,促进产城融合,向外来游客宣传本地的地域民族历史文化特色,深度打造集“文化展示教育”“文化旅游产品展销”和“旅游景点”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点和旅游参观景点,坚持“城景融合”理念,加快两镇金湖银湖、湿地、口袋公园一体化城区建设,用精致景观点缀城区每个角落,提高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承载能力。全力推进“三带”,彰显水韵生态。以环湖北岸海晏段生态旅游综合整治为契机,精心培育金沙湾旅游项目,新建星空房、观海屋及星空露营165间,2023年接待游客达3万人次,不断推进大美西海圣湖漫游带建设。以发展生态经济为目的,充分利用草原、雪山、温泉、湖水、库水等生态资源,全力开发以年钦夏格日山、西海温泉带、东大滩水库水上乐园为代表的神山湟水源生态游憩带。以“龙头景点带动、特色民俗支撑、业态融合引领、市场服务保障”的思路,全力推进田园牧歌乡村休闲带建设,海东村民俗体验、文迦星空秘境、达玉温泉小镇等为代表的一批乡村旅游新业态产业逐步兴起。

秉承“大合唱”理念,汇聚合力,在“融”字上做文章。深入挖掘“人文、民俗、生态、红色文化”等资源,做好“三融”文章。主动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建设,紧紧围绕海晏“中国原子城”以及“金银滩草原”“西海郡故城”品牌建设,整合文旅资源,拓展文旅消费经济,讲好海晏的生态故事、历史故事、红色故事,打响海晏文旅品牌。2023年,海晏县金银滩草原列入国家首批“红色草原”名单,海晏县入选青海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推进“文旅+”“融合”,依托县域内各类资源禀赋,持续推进文旅和农牧业、体育、乡村振兴等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基础建设,全力开展“青海湖环湖旅游圈”“沙岛—尕海体验区”“同宝山—金沙湾”“克土治沙—十二营码头”等分区生态旅游发展部署,持续推进同宝山、克土国家沙漠公园、金沙湾特许经营点等生态旅游项目规划、招商、建设。千方百计“融资”,2020年至今,投资10.52亿元实施37个涉及城镇建设、文物保护修缮、旅游交通等的项目,统筹县级资金1840万元,实施大景区内5个景点的厕所、停车场、通景廊道等提升改造项目,同步推进“修复保护”与“开发建设”、一体创新“方法手段”与“讲好故事”、有机结合“培育品牌”与“融合发展”,使景区的通达性、美誉度明显提升。

致力“多品牌”打造,创新实干,在“实”字上见真功。牢牢把握“双创”良好机遇,深入挖掘海晏特色资源,着力打好“四张牌”,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红色研学”牌,赓续红色血脉,激发毅行斗志。扎实推进221基地旧址科学保护和利用项目,2023年,投资1.45亿元启动中国原子城青少年红色研学营地(国家级)建设项目,将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时代楷模纪念馆、地下指挥中心、爆轰试验场、上星站、同宝山等红色资源纳入研学游路线,发掘十二营革命旧址精神内涵,精心打造空军防空和弹药洞库遗址现场教学点,原创红色话剧《金银滩》在省内外“火爆出圈”,成功向全省乃至全国递出了一张具有海晏标识的“红色名片”。2023年会培收入达到644万元,带动旅游综合收入约2200万余元,红色研学游成为海晏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古韵故城”牌,助力古城重生,承载岁月记忆。以坚守文物安全底线,促进文物遗址保护性开发,2021年起,陆续投资2938万元实施黄河文化公园(海北段)西海郡故城遗址基础设施、东城墙本体修缮、西海郡展馆、遗址安防等项目,将西海郡博物馆改造提升为“西海长歌·海晏县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更好地展现了中原汉文化与西羌等民族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的魅力。“绿色生态”牌,用足自然资源,形成叠加效应。以环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带和湟水河源头流域生态保护带为重点,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县域生态涵养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整合同宝山、达玉温泉、包忽图温泉、金沙湾、文迦牧场等资源,形成环湖北岸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以生态教育和生态体验为主题,打造克土望绿亭治沙示范区,普氏原羚、雪豹、荒漠猫、黑颈鹤等50余种珍稀野生动物种群繁衍生息,以领略自然奇观、体验生态康养、野生动物“偶遇”为核心的高原生态游持续擦亮“河清海晏”金字招牌。“产业文创”牌,注重守正创新,培育增长能级。坚持把文旅产业项目作为提升市场承载力、满足多元化需求的硬支撑,在创新体验式文旅产品上下功夫,研发嘉福苍皮艺,民族服饰、藏香剪纸等非遗文创6类,博域智造、达玉藏小洛、文迦藏香等企业文创5类,蛋雕、蓆芨绣、唐卡等工艺品文创7类,两弹系列、虎符系列等历史文化文创4类,推动文化与旅游、创意与市场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间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