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门源 > 经济产业
雪域高原作物——青稞
来源:    时间:2015年06月18日    

  青稞(裸大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在世界各主要农业区的农事记载和考古国,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到大麦文字论述或实物收录。特别是因耐旱、耐薄、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产量稳定、易栽培等优异种性,使青稞在人类社会文明和农业科技较原始的过去,以及生态条件、生产条件仍相当边远地区,成为被人们所普遍承认的先锋作物而广泛种植,对人类自身健康和社会的文明发展起到重要的开拓性任作用。尽管在17世纪以后,青稞在世界范围内主食地位逐渐被小麦所取代,但由于青稞所独具的早熟性、强适应性,多用途,以及门源所特有的气候条件,青稞至今仍就是门源人民的主要食用作物。

  一、悠久的历史
  青稞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地区辽阔,但从中国范围来说青稞的种植则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的青海、西藏两省区及甘肃、四川仅靠青藏高原的边远地区。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古属羌地,以牧为主,农业生产规模小而不发达。但青海两大古文明遗址--乐都柳湾遗址和诺木洪遗址出土的遗物中皆发现青稞籽粒,距今约4160-2980年,足见当时的先民已开始种植和食用青稞。在青海境内,南玉树藏族自治州囊欠县(北纬约32°11′),北到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北纬约38°11′),西起海蒙古藏族自治州阿拉尔县(东经90°31′),东至民和县下川口(东经102°56′),地跨6个纬度,12个经度,海拔在1650-3900米高差范围皆可种植青稞,即凡有种植业的地方,就可进行青稞栽培,甚至海拔3700米以上地区,决大部分种植不能栽培,而青稞却能正常生长成熟。近年来我省青稞栽培面积长期保持在80-100万亩,仅次于小麦、油菜而居第三位,是青海六大作物之一。
  近年来为顺应经济一体化发展潮流,各地区以优势互补、资源置换为基础,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区域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方针。青稞作为少数几种我县独有、特别适应青藏高原恶劣生态条件、拥有广大消费者群体的作物,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与栽培地位,完全具备生态、生产、社会、市场方面的基本特性而成为青藏高原一大特色农业作物,值得予以强化培植,加快发展。尤其伴随经济增长、食品和饲料等相关加工业的发展以及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青稞消费者增长趋势还将日益增强,青稞仍然是我省人畜食物链上重要的物能给源,仍就是作物生产体系的重要补充作物。在倡导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宗旨的种植结构调整中,在加强生态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基本国策下,青稞栽培面积虽渐有萎缩,但其基本地位是不会动摇的。相反,通过单位面积生产水平和商业青稞供给能力提高,将更有助于增加农牧民收入,更有助于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有序进行。但长期以来,我县的青稞生产处于弱势地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生产技术落后,基础设施不良;投入少,灾害多,防灾抗灾能力弱,生产水平低而不稳,总体水平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者需求,因而对农牧民生活和青稞加工产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又因为受传统饮食习惯和生产区域限制,解决青稞短缺问题,不能依靠调入大米、小麦等来解决,只能依赖科技水平的提高、新型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青海青稞特色种植的稳定与发展来满足对青稞日益增长的需求。青稞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我县是全省藏区青稞主产区之一,全县青稞面积保持在10-15万亩,青稞年均亩产200公斤,在全省青稞生产中占上水平,历史最高单产达到465公斤,因此尚有很大的增产潜力。这里的群众历来喜种青稞,重视青稞生产,积极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运用。
  二、青稞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近几年来,门源地区主要推广门农一号、北青三号、北青六号、北青八号等新品种,门源县青稞品种推广经历了四个阶段。
  1、1949-1957年主要推广适合于当地种植的门源小亮兰、白浪散等品种。门源小亮兰系优良农家品种,属极早熟品种。门源地区从出苗至成熟需115天-117天,一般亩产100公斤左右,适应我县川、浅、脑地区种植。白浪散为四棱裸大麦,早熟,从出苗至成熟需130天-135天,一般亩产125公斤左右,适应我县浅、脑地区种植。
  2、1958-1979年主要推广系门源农科所一九六四年从农家品种循化兰青稞中系统选育而成的门农一号新品种,为春性较强的中早熟品种,从出苗至成熟需133天,一般亩产225公斤左右,最高亩产达300公斤,适宜我县东部较暖的明堡、浅山中等肥力的地区种植,门农一号在生产中的推广运用,是我县青稞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比小亮兰,白浪散分别增产100公斤和75公斤,分别增产50%和37.6%。
  3、1979-1995年主要推广门农一号,北青一号、北青二号,北青三号、莫多吉等新品种,北青一号为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53-160天,一般亩产200-300公斤,在高水肥条件下可达300-400公斤。北青二号属春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27-136天,一般水肥条件下亩产250公斤,产量最高达453公斤,该品种适宜我县中等肥力水平的明堡地区种植。北青三号属春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23-133天,在较高水肥条件下亩产可达400公斤以上,一般水肥条件下亩产200-250公斤,该品种适宜海拔3000米以下中等肥力水平的明堡地区、浅山和部分脑山地区种植。
  4、1995-2007年,实施种子工程,主要推广门农一号,、北青三号、北青六号、北青八号等新品种,北青六号属春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35天,一般亩产250公斤,最高亩产达300公斤。北青八号属春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56天,一般亩产280公斤,在高水肥条件下可达350公斤。
  三、"天之美禄"的青稞酒
  "不敬青稞酒呀,不打酥油茶,也不献哈达,唱上一支心中的歌儿,献给亲人金珠玛。啊,呀拉索,献给亲人金珠玛……",这是60年代末广为流行的一首藏族歌曲。门源人藏族人普遍有嗜酒的习惯,特别是对青稞酒,更是垂青不已。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风华正茂的纯情男女,从日常居家习俗到祈神敬佛的供品,处处都体现着藏族人民对酒的不解之缘。公元七世纪,唐文成公主从长安远嫁吐蕃,把汉地先进的酿酒技术传到藏地,经过1300多年的历史变迁,以青稞酒为载体的藏族酒文化,以其特有的魁力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酒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独秀。
  青稞酒的酿造工艺主要是吸取内地黄酒的酿造方法,用高原特有的青稞为原料。青稞是麦类植物中含蛋白质最高并有丰富营养价值的农作物,且生长在纤尘无染的高原地区,因而受到藏族群众的厚爱。酿造青稞酒无需复杂的程序。在藏区,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制。酿造前,首先要选出颗粒饱满、富有光泽的上等青稞,经淘洗干净后,用水浸泡一夜,在将其放在大平底锅中加水烧煮,大约两小时后,将煮熟的青稞捞出,稍晾一下,去除水气后,把发酵曲饼研成粉末均匀地撒上去并搅动,最后装进坛子,密封贮存。如果气温高,一两天即可取出饮用。酿好的青稞酒,饮用时,一般根据自己的喜好加水,加第一道水,酒味醇香、浓重;加第二道水,酸中带甜;加第三、四道水后,则酒度降低,酒味清淡。这时的青稞酒可作为消暑解渴的饮料。少量饮青稞酒能使人面色红润,精神焕发,还能起到御寒抗缺氧的作用,若在青稞酒中放入红糖、酥油和奶渣、糌粑粉加热饮用,还可起到补血、增气、恢复身体元气之作用。每当欢乐喜庆相聚或有重大联谊活动之时,敬献青稞酒就成为活动中的传统保留节目。藏族人善豪饮,人人都是酒中豪杰。敬酒时,他们对内地来的客人格外"关照"。常常见五、六个藏族姑娘,簇拥着来客或年长者,端着酒杯轮番敬酒,她们深情地唱起动听的敬酒歌。此时,不管你酒量如何,都会被藏族朋友淳朴、炽热的情谊所打动,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倘有"不知趣"者,一味周旋,扭扭捏捏,最终只能落个"敬酒不吃吃罚酒",与其受罚,不如"舍命相陪"。倒落得个痛快。青稞酒和酥油茶一样,是藏族人民生活中须臾不可少的东西,他们说,在青藏高原上,如果没有青稞酒,生活会黯然失色,也正是青稞酒给他们带来了欢乐和兴奋,从而增加豁达、乐观的心境。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黄里泛青如璞玉,清冽四溢味醇香",这是每个饮酒者对青稞酒的感受。
  四、特色适口的小吃
  青海、西藏两省区的藏族同胞长期以来以青稞为唯一喜食作物。藏族同胞将青稞制成"糌粑"作为基本食物普遍食用,成为肉、奶之外人体必需营养成份的重要补充。冷凉的气候只适宜耐寒的作物.人们驯化野大麦,种植出了黑色食品青稞。门源在良种培育上走在全国的前列成为藏区的青稞制种基地。除了整个藏区都食用的炒面,门源人对青稞面粉开发成了黑色系列食品,镆镆类有干粮、旋旋、锅盔、锟锅、砖包城等。并用溢香遍地的菜籽油炸煎出了扫鸡毛、油香、蜜馓等多味食品。还有八鲁、搅团,破布衫、鱼娃、长面、搓鱼等饭食。由于青稞粉脆而无筋,一般人很难驾驭,但以茶饭见长的门源女人们却奇迹般地做出了花样百变的美食。仅拿搓鱼为例,她们选用精细的青稞面,掺入一点点产自沙漠的黄毛菜籽,经过精心揉和,再搓成细细匀匀的长圆面条。有些女人一次可同时研搓五根而不会粘混,对这些巧手妙功,不得不惊叹称奇。细如香、溜似鱼三两根就是一盘,佐以辣、醋、葱花、羊肉稍子,入口爽滑,清香绵长。像搓鱼这种黑色杂粮精制的美食,除门源,再无法得饱口福。千百年来,它如活化石般,呆在它出生的地方和品尝过它的人们的记忆中。而门源的乡村,小镇,旧貌犹在,它的青稞美食和多元的民俗风情一样,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勾引着人们的味蕾。
  糌粑就是藏语炒面之意,当你来到门源广阔的大草原,热清好客的牧人一定会以酥油糌粑招待你。在宽敞的账篷里,牧民摆上八仙桌子,拿出精致的龙碗,先倒上香喷喷的奶茶,让你润润口舌,接着端来酥油、曲拉、白糖、糌粑,将酥油、切成方片,用筷子夹进龙碗,放几勺曲拉,调一勺砂糖,倒上滚汤的奶茶,将茶水喝剩一少半儿时即可把糌粑放进去,端起碗,用中指一点一点浮在上面的糌粑,一手旋转碗,最后把酥油糌粑捏成饺子样,便可尽情亨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