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门源 > 门源概况
门源县县情概况
来源:    时间:2024年04月08日    


【概况】 “门源”原作“亹源”,意为“浩亹河源”,因地处古称之浩亹河(今大通河)上游而得名。门源为古羌地,秦汉以来,月氏、匈奴、吐谷浑、吐蕃、党项等众多民族先后游牧生息。清代设卫,1929年正式建县,1953年门源回族自治县成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9年为书写方便,改“亹源”为“门源”、改“浩亹”为“浩门”。门源县介于东经100°5528″—102°4126″、北纬37°0311″—37°5928″之间。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脉东段,东北与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省天祝、肃南、山丹县接壤,南接本省大通、互助县,西与本州祁连、海晏县毗邻,是古丝绸之路的辅道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是青海省的“北大门”。县境东西长156.24公里,南北宽103.99公里,辖区总面积6381.65平方公里。门源地形高耸多山,地貌复杂多样。境内山地面积占83.1%,盆地面积占16.9%。海拔高度在23885254米之间(海拔最高点是岗什卡雪峰),县府浩门镇平均海拔2861米。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南北高、中间低,构成以祁连山、大通河、达坂山为主体,山川相连、沟谷相间,气候湿润、水量充足的门源盆地。属高原寒温湿润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时数2264.82739.8小时,年太阳辐射130.68154千卡/平方厘米,气温日较差11.617.5摄氏度,年平均气温2.2摄氏度,历史最高气温31.7摄氏度(2000年),最低气温零下34.5摄氏度(1991年)。降雨集中、雨热同季,年平均降水量509.2毫米,年平均蒸发量76.1毫米;冬长寒冷,夏短凉爽,植物生长期为100150天,无绝对无霜期,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冰雹、霜冻、风沙等。门源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份,主要有农牧、水利、动植物、旅游等资源。农牧资源独具特色,辖区耕地总面积4.16万公顷,其中县属3.26万公顷,农作物以油菜、青稞、饲草为主,兼有食用菌、豌豆、小麦、马铃薯、果蔬等,青稞的蛋白、维生素含量高,油菜年产量3万吨,出油率高达40%,素有“门源油,满街流”的美称。境内各类草场面积41.99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40.94万公顷,存栏各类牲畜99万头只,是全省重要的商品油料基地、藏区青稞良种繁育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牦牛高效养殖及产业融合发展区、西门塔尔牛养殖基地。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全县林地总面积38.1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9.29%,祁连山国家公园门源片区总面积28.26万公顷,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40.92%。常见的植物64科,202属,479种,优良牧草主要有禾本科、莎草科、蓼科、藜科、豆科等。树木品种多样,乔木树种有4512种,主要为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白桦等;灌木有101860种,主要为金露梅、银露梅、烈香杜鹃、陇属杜鹃等。食用和药用野生植物品种有62科、160属、385种,有极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县境内野生动物有24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雪豹、藏野驴、野牦牛、斑尾棒鸡、玉带海雕、胡兀鹫、金雕等1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4种;青海省级重点保护的动物14种。水利资源丰沛,是河湟地区和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地,境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3条;黄河二级支流大通河由西向东贯穿全境,境内河长176公里,流域面积5204.8平方公里。2004年引大济湟工程,年供水10多亿立方米,成为西宁市主要供水源。境内发现各类矿产20种,其中已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10种,编入全省《矿产储量简表》的矿种有10种。储量大的主要有煤、铜。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青海省旅游发展“3个廊道”战略布局中祁连山风光带生态旅游观光廊道的核心地段,西部是祁连山金牧场和环湖地区海拔最高的岗什卡雪峰,中部是AAAA级百里油菜花海景区,东部是仙米国家森林公园,其间还有卡约、辛店文化遗址,汉、唐、宋时期的多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72座清真寺和3座藏传佛教寺院,形成丰富的民俗文化和自然人文景观。回族宴席曲和华热藏族服饰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门源县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县内主要有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两大宗教。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78座。全县辖4个镇、8个乡、109个行政村、8个社区。2023年底,全县户籍人口总户数48098户,户籍总人口161924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35599人,农牧业户籍人口126325人;女性79273人,占总人口的48.96%,男女性别比104.3:100。人口出生率为8.69‰,人口死亡率为8.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74‰。全县共有26个民族,其中:回族7956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9.14%,汉族5512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4.04%,藏族16628人,土族6983人,蒙古族3376人,其它民族249人;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6%

【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81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4.2亿元、同比下降9.5%;第三产业增加值21.91亿元、同比增长5%。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95亿元,同比下降9.2%。全县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2%,其中,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2.4%。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08亿元,同比增长16.6%。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66元,同比增长6.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03元、同比增长4.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07元、同比增长7.6%。全年接待旅游人次200.38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86.25%84.35%;人均消费507.5元。

【财政税收】  2023年,全县总收入50443万元(包含上划省级收入3597万元),同比增长15.57%,增收679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725万元,同比增长17.78%,增收3431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814万元,同比下降84.62%,减收998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完成25904万元。全县地方总支出完成363837万元,同比增长11.04%,增支3617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45716万元,同比增长10.07%,增支3163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822万元,同比下降46.70%,减支3349万元;地方债务还本支出完成14299万元。全县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038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45.69%

【农牧业】 完成粮食作物种植1.79万公顷,同比增长1.3%。实现粮食产量5.4万吨,同比增长4.7%,每公顷产3012.45公斤,同比增长3.34%。完成经济作物播种2.36万公顷,增长8.1%。其中油料作物完成播种1.96万公顷,同比增长4.6%;实现油料产量3.04万吨,同比增长9.5%;每公顷产1551公斤,同比增长4.59%。蔬菜完成播种6400公顷,同比增长33%;实现产量1.13万吨,同比增长54.79%。建成畜禽规模养殖场3个、千头牦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1个、千只藏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2个。牛羊出栏41.47万头,同比增长1.5%。全县肉类产量1.4万吨、牛奶产量5421吨。

【乡村振兴】 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保障,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措施,开展脱贫人口技能培训908人次,实现转移就业5871人次,完善产业项目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落实财政衔接资金1.58亿元,实施产业发展、乡村道路、人畜饮水、村集体经济壮大等项目43项,受益群众3.1万人。推进4个高原美丽乡村和4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完成1900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改造升级103公里农村公路,维修改造11个乡镇103处人饮管网,建成投资3亿元的外环东路、西关街西段等14项城镇基础设施项目。

【生态保护】整改完成黄河流域警示片反映问题和全方位“体检”发现问题,办结新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11件群众信访件。落实“林草长制”“河湖长制”,开展违法违规征占草原专项整治、祁连山国家公园巡护,完成国土绿化5787公顷,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5.2%。实施大通河流域青石嘴—浩门河段水污染治理与生态建设等项目,青石嘴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完成全县103个排污口排查溯源检测工作,大通河监测点位断面水质持续保持在Ⅱ类以上,监测结果达标率100%

                                                 (撰稿:卢贤德  审稿:马占俊)